我觉得我是写不了英文启蒙的,首先我的英文就不太好,其次娃还小,虽然有些效果,但是我也没有太紧迫的带着娃学习英文,谈不上启蒙。写写平时的经验还可以,像这种有技术含量的,我也是在不断的摸索和学习中。后来想了想,也许作为一个普通妈妈,我陪娃的经历可能会更有说服力。百花齐放才是春,我们普通妈妈也是可以尽自己的努力多给孩子一些体验。
在说之前,唠叨几句,相信很多人和我一样有疑问:有必要提前英文启蒙吗?因为每个家庭的情况不一样,其实是没有绝对必须这样的说法。我的答案是量力而行,如果可以,给孩子多一个语言环境当然更好,如果精力不够,也要做到提供环境,多阅读。孩子的发展都是有其敏感期,在合适的时间做合适事情。稍微有了解的都知道,语言越早接触,学习的效果越好。我们都是普通的爸爸妈妈,能接触到的信息本来就有限,只能自己多思考到底有没有必要去学习英语,以及怎么能够更好的去做。首先我觉得不管英语在未来还是不是通用语言,只要有条件还是要多学一门语言,尤其是英文,至少目前是世界通用语言。让孩子多了解一门外语,不是为了跟风,更不是为了让孩子成为学霸,而是为了给他以后的学习多一个选择。如果以后孩子想做更多的事情,英语不会成为他的绊脚石。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原因,是让他能够多一种思维。习得一种语言,不只是为了会说这种语言,更能够了解不同的文化思维。说的高大上一点,每一种语言的表达方式都有其文化和思想在里面,这一点汉语尤其明显。接下来说说我自己的经验,先说心态,再说方法。
心态
1.首先把外语作为一门沟通的语言,不管是英语俄语德语还是西班牙语,学习的目的都是为了更好的沟通。语言是为了更好的表达自己。有了这个心态,那么我们就不会太纠结发音是不是标准,语法是不是正确,就可以在平时更灵活的运用。在习得语言的过程中,孩子会自己纠音,我们也不用太多的担心,唯一要做的就是语言的输入。
2.那既然是作为沟通的语言,就不能太生硬,也不能像学习知识一样太着急。而是需要放轻松,把刻意变为自然,这是我说的第二个心态,放轻松。不能指望我们指着苹果说apple,孩子就会说了,就懂了,这叫鹦鹉学舌,并不叫真正的会应用和理解。而是需要我们潜移默化的应用在生活中。其实这里还有一个小技巧,就是需要我们会演戏。我自己英语就是三脚猫的功夫,小月龄的时候说的也都是有限的实物,指着说,夸张的反复说。但是说的母语还是更多一些,每天也就读绘本的时候,和在说一些事情的时候,夹杂一些英文的表达。在娃一岁左右的时候,已经全部理解了母语的意思。那么怎么引入一些非实物的英文呢?就是需要表演,比方说:‘eat’.夸张的指着实物说出名字,闻一闻苹果的清香,做出吃的动作,‘eatapple’.让娃把说的事情和具体的事情链接起来。我问娃:doyouwanteatanapple?娃是会抓关键词apple,忽略eat,自己说:吃。我会拿着苹果,说eat?Eat,eat.不断的做吃的动作,因为娃的年龄还小,所以没有必要翻译,如果年龄稍微大一点的,可以在做出动作之后,说出对应的中文的名字,或者和孩子玩猜一猜的游戏。在我再次做出吧唧嘴吃东西的动作的时候,娃突然理解了。说:嗯。我又重复了一遍:eatapple?娃开心的回应:嗯。过了两天我问:Howtoeat?这个时候就是想知道到底懂了没有?娃很配合的吧唧嘴,装作拿吃的放到嘴巴里。
3.对待需要长期学习的语言来说,放轻松就是可以不用管了吗?这就是我要说的另一个重要的心态:战略上重视它,战术上藐视它。直接点说就是我们首先做好规划,做到心中有数,然后自然而然的浸润到日常生活中去学习,不要有太多的压力。
心态调整好了,再说一说具体的几个小方法
1.读绘本
我自己的英语水平我就不说了,总之一开始绘本读的磕磕巴巴,毫无感情。上学的时候读文言文都没有“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的感觉,在读英文绘本这里,对这句话突然领悟了。很多表达是可以通过绘本,简单的重复的说,然后不自觉的运用到了生活中。选择好的英文绘本,娃可以很自然的把听到的词汇的意思,跟绘本上的图片联接起来。(这里要多说一句,绘本的选择很重要。)切记阅读的目的,是为了去享受读书,而不是为了学习某个英文单词或者字母。阅读原则:如果是读现阶段能理解的书,可以加上互动和提问,也可以做一些延展性的阅读。每次读书的时候带上一本稍微有点难度的书,需要读两遍能懂或者在家长的引导中可以懂。娃确定看不懂的但是有有趣的书,可以简化了讲给娃听。我自己带娃读书,简单的书是全英文,稍微难一点的是英文多,中文辅助。再难一点的绘本,会简化了讲,会讲的更有趣一些,方便娃理解,中文和互动会更多。效果非常的好,动物,植物,物品,只要我会的,娃都会了。能够做到说出英语指出来,高兴的时候也会跟着说。读书的关键不是为了学习英语而是为了阅读,在阅读中得到乐趣,通过阅读看不一样的世界。
2.听歌唱歌
前几个月,娃很明显的在排斥英文。我们说tree,娃急的摇头,说不,不,不可以,必须说:树。Leaf,不可以,必须说:叶子;moon不可以,要说月亮……我觉得那段时间,有可能是孩子在学习说母语,因为有一次在说拖拉机,我说tractor.他很生气,说不。我说拖拉机,说嗯,又问这是什么,我说拖拉机。这个时候听到娃高兴的跟着重复了一句:拖拉机。也有一种可能是,英语说的太少了,孩子习惯了母语,不想听到英语。那这段时间我们是怎么尽量让英语参与进来的呢?就是通过听童谣听歌唱歌。音乐真的是有神奇的力量,可以让娃愉快的接受。不然怎么说,音乐没有国界呢。这里要特别说一句,听英文儿歌不是循环播放就等于听了。而是让娃把听到的句子和实物联系起来。我们目前听的是SSS的儿歌,一首歌一首歌的听下来,会有很多收获。举个例子,Babyshark.这首歌,我们听了好多遍,也看了视频听歌,有一次吃饭的时候,只是听音乐,听到唱safeatlast.娃高兴的说,大鱼来了,鲸鱼来了。我还是感到很惊喜的。这说明孩子是理解了。唱歌呢,就是大人可以一起唱,比方说娃不想洗手的时候,我回唱:Thisisthewaywewsahingourhands.娃就高高兴兴的去洗手了,就是这么简单。
3.生活情景
生活中遇到的事物,只要我会的,(这句话说明了啥,太谦虚了,还有妈妈不会的?)都会把英文的也说一遍,不刻意说,而是自然看到什么就说,唯一需要做的就是重复说。孩子是很喜欢反复的听和说,主要是我们自己不要觉得麻烦。说实话,我英文不算好,都是提前预习,读好几遍,加上感情朗读,尽量绘声绘色,这样更能和生活中的场景应用起来。不要小看了时间的复利,也许一天只说一两个英文,只要娃理解了,每天有机会就用一用,第二天再用到一个新的,一年下来,娃的词汇量也有三四百了,如果是两年呢,词汇量就快一千了。(这里的词汇量指的是听和说)举个例子,我们出去看到有蚂蚁,娃说:蚂蚁。我说,哇,theant.我们一起蹲下看。我会唱,theantgomarchingonebyone.蚂蚁多了,娃高兴的说好多蚂蚁。我也高兴的说,真的呀!Theantsgomarchingtwobytwo……几乎每天出去都会看到蚂蚁,每天都会说好几次。这只是其中的一个场景。所以我一直认为孩子的学习能力是特别好的,需要学习和进步的是我们。
4.游戏
我们都知道孩子还是要以玩为主。那么玩中学的方式有很多是需要我们观察孩子的喜好,去发现,去配合孩子,很多时候只要配合娃玩好了,也就学习到了。孩子是无时无刻都在学习的,根本不需要正襟危坐的学习。再次举个栗子:我们现在很喜欢的一个是反义词游戏。出去溜达的时候,本来有点无聊了。我会说,gogogo.stop.或者说slowlyfaststop.sitdown,standup,娃就会特别的开心,配合着做游戏。孩子都喜欢游戏,在玩中不知不觉的学习另一种语言。不需要多讲什么,他就已经完全理解了。
这几个小方法至少可以让娃应用起来,如果孩子接触的比较晚,不肯开口说,作为父母一定要稳住。我们要做的就是大量的英语输入,并且尽可能让这个过程变得有趣好玩,帮助孩子更好的过渡。学习第二种语言,什么时候开始都不晚,稍微大一点的娃,有了识字需求,就可以进行系统的学习,通过分级阅读,既可以当做绘本读,还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级别。
普通如我,三脚猫的英文都可以带娃说起来,你也可以。先稳住心态,再行动起来,然后一边行动,一边复盘,再根据娃的反馈做调整。习得一门语言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作为父母在这一点上,要摆正自己的位置,不能凡事都不管,让孩子自己发展,也不能都压到自己的担子上,把孩子的学习当成自己的任务。我们能做的是带孩子多了解,想办法,给他打开一扇窗,相信孩子自己是可以学习的。多挑选好的书籍,坚持日常英语输入,也许一开始有些难,但是坚持下来会有收获。以上是陪娃启蒙的一些心得,我还在继续努力中,如果有新的经验,会再分享出来。如果你也有好的方法,加上我好友,分享给我啊,学无止境!我喜欢学习(我装的!主要是不学没有办法。)
如果你刚好看到觉得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