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哪个医院可以治疗白癜风 http://www.xftobacco.com/m/普佛的来源
"普佛"一词来源于隋代信行所创立的三阶教。三阶教将佛法分为普法和别法。所谓普法,即于法不分大小,于人不辨圣凡,普信普敬,不尊此法而斥他法,所以名为"普";所谓别法,是分别大小乘法和圣贤凡夫,所以名为"别"。信行认为在佛灭后初五百年的正法时期,众生的根机只能学一乘法;第二个五百年的像法时期唯学三乘法,所学各别,所以称为"别法",全称为"别真别正法"。在佛灭后一千年的末法时期,众生由于根机较钝,具有空有偏见故,如果偏学大乘或小乘,就会爱此憎彼,必然造成谤法之罪,所以第三阶相应的佛法,名为"普法",全称为"普真普正佛法"。
三阶教皈依佛
三阶教皈依的佛有五种,即真佛、应身佛、形象佛、邪魔佛(外道诸神、佛菩萨所变应身)、普真普正佛。而普真普正佛又有四种,即如来藏佛、佛性佛、当来佛、佛想佛,就是"普法四佛"。三阶教认为,一切迷于现实的众生,从其本有可以为佛的可能性,即如来藏或佛性来看都是佛,因此一切众生即为"如来藏佛"和"佛性佛";如果这种可能性开发实现时便成为佛,所以一切众生都是"当来佛";对一切众生皆作佛想,所以一切众生都是"佛想佛"。正因为如此,世界众生无不为佛,所以四佛实际是一"普佛"。既然一切众生都是如来藏佛,故对一切已成未成诸佛,应该加以尊敬,这就是普敬普礼;因为末法众生具有空有邪见,所以应该劝他们认识到自己的罪,因此三阶教非常重视忏悔。所以,普礼请佛与忏悔认恶便联系起来。
七阶佛名
由于三阶教重视普礼诸佛与忏悔,所以信行编有《七阶佛名》作为礼佛忏悔的仪式。根据敦煌文书发现的几个《七阶佛名》写本,或称为《礼佛忏悔文》,或称《昼夜六时发愿法》,内容次序虽有不同,但都是三阶教徒持诵的课本。《七阶佛名》的礼诵次序是:敬礼常住三宝、叹佛功德、普光佛等五十三佛、释迦佛等三十五佛、宝集佛等廿五佛、忏悔文、梵呗文、说偈文、三皈依文、无常偈等。这一系列宗教仪轨,成为后来中国佛教寺院晚课及"打普佛"的母本。
随着佛教忏法的流行及仪轨制度的完善,尤其是明清以来,佛教寺院的法事仪轨基本成为定型,"普佛"也成为一种祝愿、荐亡回向的仪轨。普佛可以分为"延生普佛"和"往生普佛"。现代寺院打普佛大都是随课普佛,即是在早晚殿时至长生禄位或往生莲位前回向,然后再加上拜愿、念文疏,其实就是药师佛圣诞祝仪和阿弥陀佛圣诞祝仪再加上牌位前回向。
三有托化莲池,河沙饿鬼证三贤,万类有情登十地。阿弥陀佛身金色,相好光明无等伦,白毫宛转五须弥,绀目澄清四大海。光中化佛无数亿,化菩萨众亦无边,四十八愿度众生,九品成今登彼岸。南无西方极乐世界,大慈大悲阿弥陀佛。
大众念"南无阿弥陀佛"绕佛至往生莲位,斋主至莲位前上香。维那起腔唱"南无清凉地菩萨摩诃萨"三遍,斋主顶礼三拜:接着,大众同音念"南天般若会上佛菩萨"三称,《心经》一卷,《往生咒》、《变食真言》、《甘露水真言》、《普供养真言》各三遍;然后,唱赞:"莲池海会,弥陀如来,观音势至坐莲台。接引上金阶,大誓弘开,普愿离尘埃。"最后,唱回向偈:"愿生西方净土中,九品莲花为父母,花开见佛悟无生,不退菩萨为伴侣。"
往生莲位回向后,大众仍然念"南无阿弥陀佛"绕佛。归位,开始拜愿,所拜的佛菩萨有"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南无阿弥陀佛、南无观世音菩萨、南无大势至菩萨、南无清净大海众菩萨"各三拜。
《药师经》对消灾延寿的释义
人若想要“消灾”
首先得认识到
所有的“灾难”都是因自己的业力所成
要“消灾”
先清净自己的身口意三业
“延寿”不是延长色身的寿命
而是
祈求事业、道德、子孙,乃至法身慧命的长寿
《药师经》中还告诉信众要时常“忆念受持”,文中记载:“随所乐求,一切皆遂:求长寿得长寿,求富饶得富饶,求官位得官位,求男女得男女。”
要求我们时时记住诸佛菩萨的大愿
并且要时时的去施行
欲求富贵
先布施救济穷苦
欲求长寿
先放生护生施医救难
欲求官运亨达
先取信于人
欲求子女
先广结善缘
所以无论是延生普佛还是往生普佛其核心内涵是一个:就是通过发心、发愿、皈依、祈求、忏悔,凭借佛菩萨的本愿力,达到冥阳两利。令现生者吉祥如意,亡灵得到超荐。
{声明:1.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