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腺瘤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桂林丨吓人女童输液输到一半发现瓶内有白 [复制链接]

1#
爸爸带女儿去输液,输到第二瓶时,爸爸突然发现女儿的输液瓶里有很多白色絮状物!更恐怖的是瓶底有黑色针孔!这也太吓人了!究竟是怎么回事??

3月26日下午3点左右,因为女儿有发烧、咳嗽和流鼻涕等症状,李先生带她到潭下镇中心卫生院就诊。医生初步诊断为咽炎,并开了输液的药水。下午4点20分左右,第一组药水打完,紧接着又打第二组药水。第二组药水打了约10分钟,李先生突然发现输液瓶里有絮状物,絮状物还不少,白色的。他赶紧叫来护士终止了输液。医生也赶了过来。关于输液瓶里的絮状物,他们也没有否认。李先生检查输液瓶发现瓶底有一个已经发黑的针眼。

当时,李先生和妻子吓坏了,明显变质了的药水被打入孩子身体,会不会对孩子生命安全构成威胁?在医生的建议下,李先生让孩子住院观察了6天。3月29日,在李先生的要求下,潭下镇中心卫生院派人陪同他和孩子来医院检查。医生给李先生的女儿做了血液细菌培养。对于药水检测的事,医院做不了。

4月2日,血液细菌培养有了结果,未发现有细菌。再加上李先生女儿在住院观察期间生命体征正常,李先生便带着女儿出了院。回到家后,李先生和妻子仍然担心女儿,接连几天都睡不好。4月7日至9日,他们带着女儿前往湖南省长医院检查。由于李先生女儿已经做过血液细菌培养,医生便没有让孩子做这项检查了。另外,医生还告诉李先生,医院也没法对那瓶药水的成分进行检测。

 

李先生给记者看了一份“承诺书”,是4月2日灵川县潭下镇中心卫生院出具给他的。上面介绍了李先生女儿就诊的经过,包括输液瓶内被发现有絮状物的情况。另外,潭下镇中心卫生院还在上面承诺:如果患儿由于使用该药造成身体损害由该院负责。但是,潭下镇中心卫生院也对这句承诺设了一个前提:“必须由有资质的鉴定机构出具鉴定报告证明患儿身体损害是由于使用该药引起的,并且由法定的机构作出裁决我院该负多大责任,我院依法承担。”

(图文无关)

关于输液瓶内絮状物出现的原因,那份“承诺书”中没有提及。

5月10日上午,记者来到潭下镇中心卫生院,该院院长秦文强接受了记者采访。秦文强承认输液瓶里出现絮状物,医院是有错的,医护人员在给患儿注射之前没有仔细查看。另外,秦文强分析了造成絮状物出现的原因,是输液瓶里药液与空气有了接触,护士配药的时候,配的药与药液发生反应,进而导致絮状物的出现。他认为输液瓶里的药液与空气接触有两种可能,一种是护士配药的时候,导致输液瓶里药液与空气有了接触;另一种情况是输液瓶本身有“裂缝”。

秦文强告诉记者,事发后,小孩被留院观察了6天,没有异常情况出现,期间医院检查,结果也没有事。秦文强还提到,如果那瓶药水如李先生讲的那样含有“霉菌”,一旦注入到人的血液里,肯定会出现败血症等严重后果,至少也会出现很明显的临床症状。

潭下镇中心卫生院在这件事上承担多大的责任?对此,秦文强建议李先生走司法途径,他们按照法院判决结果承担。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