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腺瘤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期待手术除病又怕挨刀这个死结解了澎湃
TUhjnbcbe - 2025/1/13 22:45:00
北京白癜风专科 https://disease.39.net/yldt/bjzkbdfyy/
<

记者:徐睿捷通讯员:张全录

肺出问题了,要手术,想想那明晃晃的手术刀,不少患者就怂了。别怕,本月3日,医院外科还真的找到了一个不痛的通道,从此进入,术后两三天,患者就能愉快地呼吸了!

只要呼吸不停,空气中的尘埃、病菌就永远你来我往,出入我们的肺。所以,肺上某个“零部件”出问题是无法避免的。胸外科手术可以“快刀斩乱麻”,是清理坏掉的“零部件”,最直接有效方式。常规的大开胸手术的痛苦无需多言,最新的单孔胸腔镜手术,选择肋间进入,由于靠近肋间神经,或多或少会让人产生麻木,且术后初期,伴着呼吸,肋骨不断起伏,疼痛更是无法避免。不过,最近,胸外科手术疼痛的死结在医院有解了。

患者吴师傅(化姓)虽然年满50岁,但一样闻手术色变。不过,他患的是胸腺瘤,一种恶性肿瘤。不动刀,没其他辙。手术无法避免,吴师傅就想着怎么能够让痛苦小点。上月底,医院医院有不痛的法子。他立即转院来到医院。

外科医生蒋钰辉说,胸腺瘤异常凶险,常规的手术方式有两种:一是“劈胸”。这种方式听名字就吓人,事实上,它也真的就是字面的意思,从前胸劈开进行手术。创伤大,痛苦可想而知。第二种方式是“两肋插刀”。即左右两侧肋间同时开孔,通过胸腔镜左右进入。这一手段痛苦系数略低于第一种,但因为距离病灶远,想要干干净净地清理病灶有难度。同时,因为创口在肋间,术中,肋间神经或多或少会受影响。这就造成术后早期患者呼吸时,随着肋骨的起伏,会出现呼吸疼痛,同时,创口附近的肋间神经会产生麻木和感觉异常。

这两种方式,一定不是吴师傅能接受的。

3日,医院外科拿出了他们的最新练就的“绝活”——剑突下切口胸腔镜手术。“这是国内最新发展起来的一项前沿技术,医院中,我们最先尝试!”蒋钰辉自豪地表示。

为什么这么神奇?这就与手术的入口剑突下有直接关系。

剑突在哪?胸前正中,有一块垂直向下,模样像一把剑的骨头,胸骨。剑的“尖”,是一块软骨,它便是“剑突”。剑突向下指向“心口窝”。

手术刀从剑突下进入胸腔,为什么疼痛会很少呢?原来,掀开剑突,后面是一个空洞,这里没有太多的神经经过,手术刀从此进入,游刃有余,不影响大神经,术后,给人的痛感便几乎可以忽略。

这么一个又“正”又“无痛”的通道,此前为什么一直没有被胸外科医生利用呢?这主要与手术需要的设备以及技术相关联了。

蒋钰辉说:掀开剑突,剥开脂肪等组织,露出的是一个仅1厘米左右,可进入胸腔的缝隙。此时通道太狭窄,只有借助“胸骨拉钩”这一设备,将胸骨上抬,才能让缝隙扩大到四五厘米,从而满足手术需求。而这一设备,医院因为需求量不足等因素,大多没有配置。

此外,这一通道内,大血管和心脏埋于其中,形成手术刀不可触碰的“雷区”,技术不精湛的医生很容易“触雷”。一旦伤及大血管或心脏,此时,纵有三头六臂,也无力回天。为避免“踩雷”,蒋钰辉采用的手术工具是超声刀。超声刀凭借其特有功能,可以轻松绕开这些“雷区”,只对目标进行切除、清理。

手术顺利完成,术后第三天,吴师傅表示,没有一丝呼吸疼痛,完全不像刚刚经历了一台胸外科手术。

蒋钰辉说:“这一技术,让胸腔手术不再有剧痛,不仅能进行胸腺瘤切除,让吴师傅这类患者愉快地呼吸,还能应用到肺癌切除等其他胸外科手术中。所以,手术疼痛,不再是无解的死结。”

图一、术中胸骨拉钩拉起胸骨方便医生操作

图二、患者胸腺病变在CT下的成像情况

1
查看完整版本: 期待手术除病又怕挨刀这个死结解了澎湃